系统简介
项目介绍
项目团队
联系我们
系统简介
大运河地理信息开发共享平台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、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,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,与长城、坎儿井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三项伟大工程,并且使用至今,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,是中国文化地位的象征之一。大运河南起余杭(今杭州),北到涿郡(今北京),途经今浙江、江苏、山东、河北四省及天津、北京两市,贯通海河、黄河、淮河、长江、钱塘江五大水系,主要水源为南四湖(山东省微山县微山湖),大运河全长约1797公里。运河对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、文化发展与交流,特别是对沿线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。
春秋吴国为伐齐国而开凿,隋朝大幅度扩修并贯通至都城洛阳且连涿郡,元朝翻修时弃洛阳而取直至北京。开凿到现在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。2002年,大运河被纳入了“南水北调”东线工程。2014年6月22日,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,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,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。
2014年9月,通州、武清、香河三地水务部门已签订战略合作协议,京杭大运河通州—香河—武清段有望实现复航,计划于2017年实现初步通航,2020年正式通航。
2019年2月,中共中央办公厅、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《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》(以下简称《规划纲要》),并发出通知,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。
项目介绍
(1)丝绸之路交通商贸数据集:提供2000年丝绸之路交通数据点、线、网络体系变迁数据系统,商业联系的国家与地区、商贸中心、交易商品和种类、数量及变迁数据集。
项目负责人: | 张萍: |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 |
成员: | 徐雪强: |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|
晏波: | 天水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 | |
陈海龙: | 九江学院旅游与国土资源学院 | |
乐玲: |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 | |
刘露: |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 | |
程军: |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 | |
周明帅: |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 | |
吕强: | 西北政法学院新闻传播学院 |
(2)丝绸之路文化传播数据集:提供2000年丝绸之路沿线文化传播载体、路径、传播方式的数据系统。
项目负责人: | 苏惠敏: |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|
李梦帆: |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| |
成员: | 苏 煜: |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|
李政委: |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| |
尤倩倩: |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 | |
胡雨蒙: |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 | |
张鹏飞: |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 | |
朱利涛: |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| |
魏中宇: |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| |
黄荣静: |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|
(3)丝绸之路宗教与民族分布数据集:提供丝绸之路2000年来民族部落分布中心、范围与时间变动数据集;宗教传播路线、宗教区、宗教实体地域分布数据系统。
项目负责人: | 韩香: | 陕西师范大学中国西部边疆研究院 |
成员: | 李鹏翔: | 陕西师范大学中国西部边疆研究院 |
燕焕焕: | 陕西师范大学中国西部边疆研究院 | |
穆文晨: | 陕西师范大学中国西部边疆研究院 | |
万 幸: | 陕西师范大学中国西部边疆研究院 | |
吴正浩: | 陕西师范大学中国西部边疆研究院 |
(4)丝绸之路城址城镇数据集:提供丝绸之路沿线城址、城镇空间分布、兴衰演变和形态变化的基本的数据。
项目负责人: | 成一农: | 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 |
成员: | 薛樵风: |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|
(5)丝绸之路环境数据集:本子课题旨在反映丝路沿线气候,水文,自然灾害等环境要素的变迁趋势。目前,我们重建了过去千年丝路沿线地带旱涝程度的整体发展趋势,其中的近三百年和近百年是两个高精度重建时段。水文方面,我们恢复了新疆地区近百年的地表水环境变化过程,并编订了相应数据集。
项目负责人: | 潘威: |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 |
成员: | 马锦绢: |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 |
王芳: |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 | |
蓝图: |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 | |
李盛: |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 | |
苏绕: |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 |
(6)丝绸之路土地利用数据集:提供丝绸之路沿线地区过去2000年省域分辨率耕地、牧草地、城镇建设用地面积百分比数据集; 过去2000年丝绸之路沿线地区主要沙漠和绿洲的动态变迁图谱。
项目负责人: | 李士成: | 中国地质大学(武汉)公共管理学院 |
成员: | 杨建新: | 中国地质大学(武汉)公共管理学院 |
李靖业: | 中国地质大学(武汉)公共管理学院 | |
李美娇: |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|
(7)丝绸之路历史地名数据集:丝路沿线历史地名主要反映近两千年来丝路沿线的政权,政区,山川河流名称变化,目前已经完成了陕西近三千年的地名数据,甘肃汉唐时期的历史地名数据集。本历史地名数据集以朝代为断面,包括历史地名与现代地名的对应关系,历史地名位置,行政级别,变化过程等。
项目负责人: | 潘威: |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 |
成员: | 张丽洁: |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 |
武敬心: |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 |
(8)丝绸之路文化遗产调查数据集:中国境内文化遗产的调查、访问与口述资料数据集。
项目负责人: | 郗志群: |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文化遗产系主任 |
成员: | 王铭: |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文化遗产系 |
马保春: |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文化遗产系 | |
王毓蔺: |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文化遗产系 |
(9)丝绸之路沿线区域专题数据集:提供历史时期丝绸之路沿线其它研究数据,以专题、区域为主。
项目负责人: | 张萍: |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 |
崔建新: |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 | |
龚鹏: | 神木县石峁遗址管理处文化研究室 | |
李明慧: | 荷兰格罗宁根大学历史系经济社会史研究中心 | |
彭拜: | 湖南文物考古研究所 | |
章杰宽: | 信阳师范学院旅游学院 | |
罗聪: |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 | |
凌富亚: | 淮北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 |
项目团队
制作人: | 刘东风(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董事长、社长) |
张萍(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) | |
内容策划: | 张萍(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,教授) |
平台开发: | 张学宝(西安云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) |
学术顾问: | 范毅军(台湾)、郝春文、何凡能、李华瑞、李孝聪、林珲(香港)、廖泫铭(台湾)、刘屹、罗丰、满志敏、阙维民、荣新江、唐晓峰、王子今、王均、郗志群、西村阳子(日本)、辛德勇、杨巨平、郑炳林、张学珍 |
研究团队: | 成一农、韩香、潘威、苏惠敏、崔建新、李士成、马保春、王毓蔺、王铭、晏波、陈海龙、曹联养、徐雪强等 |
总制作: |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 |
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 | |
西安云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| |
项目支持: |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大项目 |
国家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项目 |
联系我们
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
联系人:曹联养
邮箱:caoly@foxmail.com
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
联系人:张萍
邮箱:zhangping029@126.com
西安云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
联系人:张学宝
邮箱:giszxb@126.com